AD
首页 > 问答 > 正文
如果在IPO通过率达95%,企业上市会更容易吗?
问题描述:

请问如果在IPO通过率达95%,企业上市会更容易吗?

回答专区 建议仅供参考
  • 园林 [2020-04-15 15:17:47]

      4月10日,证监会一次性核准5家企业发行,再次刷新单批次核发数量纪录,同时一周内,2家企业科创板注册。对此,市场认为,一周7家企业获批上市,意味着新股发行节奏有所加快。

    如果在IPO通过率达95%,企业上市会更容易吗?
    中国新周刊统计,2020年一季度,证监会共计审核41家IPO公司,其中39家成功过会,上海罗曼照明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被取消审核,仅有北京嘉曼服饰未过会,一季度IPO整体过会率超过95%,过会率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IPO过会率大幅提升,上市公司可转债、定增融资也是一路绿灯,一季度36家公司的可转债审核全部通过,3家公司增发全部过审。
    有报道称,近期发审监管层已通知券商,为促进疫情防控,现拟对符合条件的两类企业的IPO和再融资申请加快审核:第一类为疫情严重地区企业;第二类为疫情防控领域企业。
    市场猜测,科创板试行注册制加速推进、新三板转板通道开启,为应对疫情下的经济疲软,监管层融资发审工作尤其是首发上市的门槛可能已悄然放宽?
     
    IPO大跃进?
    回溯此前数据,2019年一季度,证监会发审委共计审核16家企业,12家企业获得通过,通过率为75%。2019年全年,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164家企业首发申请,其中138家企业的首发获通过,过会率达84.15%。
    更早之前的2018年,全年发审委共审核了193家企业IPO申请,其中111家获得通过,过会率为57.51%。
    两年时间,IPO审核闸门大开,通过率大幅提升,今年一季度IPO整体过会率更是超过95%,创下历史新高,是审核企业的质量大幅提升了还是审核门槛降低了?
    其实,2018年IPO融资市场经历了一次大滑坡,相比2017年全年479家的审核数量,2018年IPO审核数量剧减,过会率同比下降了约20%。全年A股共有106只新股发行,融资总额为1402亿元,相较2017年436只新股发行数量和2304亿元的融资,分别呈现76%和39%的大幅下滑。
    2018年IPO融资市场创下低点,新股发行节奏放缓,上市数量及募资额同比均有大幅下滑,这与IPO审核从严政策密切相关。
    2017年10月开始,证监会发审委改革,实行大发审委制,“终身追责”问世,对IPO企业的审核也打破过去对净利润等指标考核界限,上会企业财务真实性、业务合规性、内控规范、公司治理、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要求大幅提高,同时对企业带病上市、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祭出利剑。
    近年来,监管层监管法规持续出台2018年初,IPO新规更为严格,证监会提出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三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IPO被否项目借壳之路被堵死,致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担心利润不够或被现场核查而主动撤回申报材料。
     
    同时,证监会启动申报企业现场抽查制度,多重监管高压下,问题申报公司大批量主动中止或终止审查,不仅解决了困扰发审委的“堰塞湖”问题,首发上市也得到净化。
    北京某券商投行部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称,此前发审委的严审核让四成以上IPO公司从排队队伍中出局,另一方面严审核和严监管也让A股市场投机者赶紧退出,2017年以来先后有近300家IPO排队公司撤回了申请。
    目前的IPO审核情况来看,监管层面的审核并没有放松迹象,疫情下IPO审核开拓视频“云审核”,但是关注问询问题仍旧细致
    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今年一季度放行的首发企业90%排队都在一年以上,是经过多轮问询、抽检后的IPO企业。
    券商界分析人士认为,多轮财务大核查,对问题企业、带病上市企业形成了较大的震慑,IPO通过率大幅提升是基于对问题申报公司的出清,经过企业自查、证监会抽查、问询等监管下的存量申报企业质量明显提升,通过前期的监管,大幅降低了后期的审核成本,使得后期IPO审核率显著提升。
     
    对于市场担心的IPO大跃进问题,中国证券报报道指出,监管层相关部门将根据市场情况保持平稳发行节奏,适当加大支持企业融资力度,但不搞大跃进式的集中核发批文,持续明确市场预期、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对于新股发行的态度是科学合理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也有意见认为,今年IPO市场活跃,主要是体现在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化服务,为复工复产释放政策红利,以及科学合理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等方面。
    “疫情下,发行市场保持平稳,证监会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有利于增强市场对经济平稳发展的信心和企业上市的积极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公开评价目前的新股发行现状。
     
    常态化从严
    券商界称,对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对防疫作出重要贡献企业融资、再融资,给予直接通道,表达了监管部门支持防疫企业以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态度和决心,发审委审核理念的转变是IPO审核通过率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过会率提升说明审核企业质地较高,此外注册制改革、科创板推出也释放了一部分改革红利。
    而根据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要求制定出台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的意见,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有望加速深化,但是监管从严、审核从严的趋势将不会改变。
    事实上,目前的资本市场首发市场正形成三赛道格局,但是各个赛道出发点均是基于从严审核。新证券法将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证监会发审委将逐步淡出,证监会将聚焦严监管,另一方面科创板、新三板改革加速推进,注册制下的相关制度正在完善落实。
    科创板正式推出运行整一周年之际,2020年3月20日,证监会发布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采用“常规指标+例外条款”结构,企业如同时满足3项常规指标,即可认为具有科创属性;如不同时满足3项常规指标,但满足5项例外条款任意1项,也可认为具有科创属性。这为科创板定位提供了明确的制度保障,也进一步提高了IPO企业的入门要求,同时把科创板浑水摸鱼的公司拒之门外。
     
    科创板规则完善
    另一方面,证监会今年已向科创板企业开刀,4月13日科创板企业容百科技和杭可科技同时发布收到证监会监管决定公告,均被认定容百科技和杭可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如果两家企业在IPO过程中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被认定信披违规属于重大违法行为,则将来存在被行政处罚的可能。科创板将出现IPO倒查第一股,将给拟注册企业形成震慑。
    即将推出的新三板转板通道同样在不断拉高转板要求,目前新三板精选层的各方面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有望在 2020 年上半年落地实施,企业A股上市将再添赛道。
     
    去年12月,新三板改革拟设立精选层,新三板市场将形成“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三层次市场结构。今年3月6日,证监会发布《新三板转板征求意见稿》,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允许新三板精选层的企业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不需要经过IPO而直接转板至上交所的科创板或深交所的创业板。
    新三板挂牌公司到沪深交易所上市不用再遵循摘牌到证监会重新核准或注册的程序,在合规的IPO可以直接转板,但是实际操作中,拟转板企业必须是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公司,且在精选层连续挂牌一年以上;还应符合转入板块的上市条件。
    同时,挂牌企业还需要在新三板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符合公开发行条件和精选层进入条件,才可以申请公开发行并进入精选层。照此计算,想通过转板上市,公司必须经过三道重要关口,一是挂牌新三板创新层成为公众公司,二是满足精选层发行要求,三是满足转入板块上市条件,排队企业只要在公众监督下合规运营2到3年才能上市。
    北京券商界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注册制预期下的IPO市场,并不是缺少了审核监管,二是审核实行程序化、公开化、制度化,交易所等注册审核只是第一步监管,而证监会的监管审查还会形成另一层震慑。
    业界认为,财务造假、包装上市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带来无穷后患,二级市场频发的风险事件,严重扰乱了市场,影响投资信心。把好IPO审核的第一关至关重要,从源头上把关上市公司质量,严守市场准入,将是上市监管的常态,这样既提高首发企业质量,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快速上市融资,也从源头上推动了A股市场良性发展。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公开表示,疫情下IPO常态化,显示目前我国A股市场初步形成以新股发行常态化为标志的全市场常态化发展格局,除了新股发行常态化,同时还有监管执法常态化、市场基础性建设常态化、保护投资者权益常态化、投资者理性参与常态化,退市企业常态化。

拓展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