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正文

技巧分享 | 我们在做外汇期权的误区有哪些

2019-05-01 16:41:51
评论 点击收藏

很多人常常道听途说,从而对外汇期权有着过错的理解,今天小编就给我们介绍一下外汇期权的误区有哪些吧~感兴趣的你快来一起来了解下!
微信截图_20190501164401.jpg
误区一:期权的危险很高
期权的危险峻详细状况详细分析。所谓危险便是一种不确认性,一种或许带来丢失的不确认状态。危险只是一种或许,是否会带来真实的丢失,还要放在详细的环境、对应详细的人去看。比如笔者作为期权卖方,卖出一个隔日行权的人民币对美元看涨欧式期权,行权价格设定为8,这样危险高吗?显然不高,能够这么说被行权的或许性简直为零。显然,片面地宣传“期权的危险很高”不利于客户全面、精确地知道期权。
对期权为什么在我国给人以危险高的印象需求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实践上这与国际市场很有名的KODA有很大联系。笔者在此简单介绍一下KODA。通常在该期权合约中会做出以下约好:1、设置低于当前市场价格的履行价(Strike Price),当市场价高于履行价时,期权买方能够履行价买入标的钱银,赚取收益,但当收益在期权合约存续期内到达设定的最高值(Highest-income)时,期权合约自动失效。2、当市场价低于履行价时,期权的卖方有必要扩大规模买进标的钱银,且不设亏本最高值,期权到期失效。3、买入需按约好频率完成。
不难发现,假如标的钱银不断价值降低,卖方将不断亏本,且不设限,直到合约到期。而正是这款期权,在2008年使某大型上市公司累计亏本155亿港元。该事情一时间影响广泛,国人对外汇衍生品遂“谈之色变”,乃至现在仍有跨国企业不允许下属子公司参与包括远期结售汇、掉期、期权在内的外汇根底衍生事务。相似事例使得国内企业对于期权发生了知道误差。实践上现在在国内,监管组织底子不允许银行向企业提供相似KODA的期权。
终究要正确知道期权的危险。现在我国外汇局虽允许开办卖出期权,可是并不允许或许发生极大危险的“裸卖”。特别需求指出的是,从《国家外汇处理局关于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买卖有关问题的告诉》到《银行对客户处理人民币与外汇衍出产品事务处理规则》,监管当局始终没有放松“实需准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控了危险,使期权事务的危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

误区二:期权事务是高收益的出资
现在,部分银即将理财产品设置为区间收益,有的便是在出资标的中出资了部分产品期权,假如到期行权则有超量收益,假如未行权则有保底收益。因而,很多人以为期权的收益很高,但实则并不然。以外汇期权为例,假定某客户3个月后有一笔外汇开销,需处理购汇。客户期望完成的作用是美元价值降低时享有价值降低优点,美元大幅增值时躲避增值危险。以2015年10月某日数据为例,市场即期价格6.3750,3个月掉期点680点,远期购汇汇率 6.4430。那么客户假如买入履行价6.5的美元看涨期权,则客户期初需支付期权费435pips。下面来分析行权日不同汇率时的客户“收益”。
第一种状况,假如行权日即期汇率低于6.3995(6.4430-435pips),与即期购汇比较,客户收益为负。此刻客户会以市场上的即期价格购汇而抛弃以6.5000的期权履行价行权,同时亏本期权费。第二种状况,假如行权日即期汇率高于6.3995低于6.5435(6.5000+435pips),客户收益仍为负。由于期初现已付出了435pips的期权费,所以和即期购汇比较,只有当汇率到达6.5435时,与即期比较才会有收益。第三种状况,假如行权日即期汇率高于6.5435,那么期权的买方能够6.5000的价格向卖方行权。此刻期权买方取得收益。留意,这里的收益是和即期购汇比较发生的收益,且理论上该收益是无限的。即当美元对人民币无限增值时,以固定汇率购汇就会发生无限的收益。
需求留意的是收益和亏本都是相对的,高收益往往对应着高危险。上面评论的收益或亏本是和即期购汇比较发生的,也便是说是与什么危险躲避办法都不做发生的作用进行比照。
但在实践中,“即期-远期-期权”是一个不断被企业接受的进程。企业假如对于远期中的收益和危险都无法彻底认知的话,那么运用期权来躲避危险的或许性很小。
客户期望完成的作用是美元价值降低时享有价值降低优点,美元大幅增值时躲避增值危险。其实美元大幅增值时才是客户取得收益的时分。躲避的增值危险在这里和收益画了等号。也便是说,当客户有实需时,那么便是躲避了增值危险;而当客户朴实投机时,此刻便是收益。从这里也能够看到,为什么监管当局会如此重视实需准则,其实便是防止企业将期权当做一种出资东西而失掉其作为汇率避险东西的本质功能。所以发生“期权买卖收益巨大”的想法,其实隐含着期权买卖无需买卖布景这一逻辑。但这个前提在当前监管下显然是不或许被放开的。因而,外汇期权的高收益性实践是个伪命题。

误区三:期权事务需求企业对于汇率有非常精确的掌握
期权事务从法令角度来看更像是两个嵌套在一起的主从合同。主合同约好权力的生意,期权的卖方取得对价,即期权费。而期权的买方取得外汇买卖的权力。针对该权力双方又约好了一个从合同,从合同中约好了买卖的金额、币种、汇率等。可是从合同并未达到,仅仅是主合同中权力的卖方发出了要约,只有权力的买方做出承诺,从合同才能达到。可是权力的买方是否承诺、从合同是否成立,在主合同签订时是不知道的。这种不知道是由于行权日到期的汇率是不知道的,所以有人以为,只需精确猜测了到期日的汇率或者汇率走势,那么就会纯获收益。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企业会以为期权事务有必要自己很了解汇率才敢介入的原因。但即便企业不能精确掌握汇率走势,经过外汇期权同样能够转嫁危险。如某企业对外支付的账期是货到后30天,以人民币购汇对外支付,产品出产周期为15天,运输期限3天,境内下游收购方采用货到付款方式,那么企业就能够在货品到港后直接确认一笔外汇看涨危险逆转期权组合,确认一个购汇区间,然后将给下游的报价中涵盖该购汇或许发生的汇兑丢失。只需远期购汇汇率低于本钱汇率,企业由该笔交易形成的终究利润就现已确认下来,到期履约时不管汇率涨跌都不会受到影响,这才是套期保值的真正意义。

以上便是关于外汇期权的误区介绍,相信你对这三点误区现已有了一定的知道

为您推荐:

拓展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