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行情 > 正文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陕西建工探路“科学家+工程师”模式

2022-04-07 20:50:01
评论 点击收藏

  “自从去年10月‘高层装配式组合结构新体系及抗震研究’课题签约立项以来,我们和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孙清教授团队密切配合,积极开展高层装配式组合结构高性能创新体系研究及抗震设计关键技术攻关,目前已申报专利1项,发表论文1篇。”4月7日,陕西建工—西安交通大学未来城市建设与管理创新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赵炳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陕西建工探路“科学家+工程师”模式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自项目开展以来,赵炳震和同事把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由孙清教授团队立足具体工程为课题开展方向和研发工作“把脉”。“这种‘科学家+工程师’模式让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研发效率更高了。”赵炳震表示。
 
  陕西建工这种“科学家+工程师”模式,正是陕西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探索。
 
  针对性技术研发
 
  “当时,我们的4名工程师和西安交通大学的12名教授、研究生组成团队,希望充分利用组合结构与装配式结构的工程特点,解决传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施工复杂等问题,提升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性能,推动建筑工业化创新发展。”赵炳震说。
 
  据了解,孙清教授和赵炳震博士参与的团队是联合研究中心组建的15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之一。
 
  去年8月,联合研究中心面向全国分批发布了12个方向共36个科研课题,经评审立项课题19项,涉及建筑光伏一体化、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等行业前沿。
 
  目前,各课题组均已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企业工程师提出科研课题、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科学家进行针对性研究的‘科学家+工程师’模式是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既能鼓励企业参与技术研究,持续增强创新能力,又能让智力资源精准响应产业链和创新链上的技术需求,将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生产力。”陕西建工总工程师时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学家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工程师来自企业。科学家掌握前沿理论,工程师了解行业痛点;科学家擅长“前端”科技研发,工程师熟悉“后端”产品开发,这种研发团队模式优势互补,可以避免研发和市场脱节,确保科研成果接地气、能落地,打通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联合研究中心将通过‘科学家+工程师’‘名校+名企’的新模式,围绕行业重点领域、难点痛点、前沿技术,进行‘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助力秦创原建设。”时炜表示。
 
  加速推动
 
  秦创原的全称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是陕西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于去年3月底成立。
 
  秦创原的诞生,和陕西的科教资源有关。
 
  陕西省是科教大省,现有高等院校109所,各类科研机构1340家,国家级园区平台324家,国际创新合作平台71个,两院院士69人。但从“科教大省”升华成“科技强省”,面临着科技成果转化不够等问题的挑战。
 
  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陕西建工“科学家+工程师”模式的实践,已经成为陕西推动秦创原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抓手。
 
  在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于3月30日举行的秦创原创新平台建设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军透露,陕西于3月27日公布了首次遴选的200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主要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农业等,与陕西组织实施的23条产业链关联度达77%。
 
  其中,企业牵头占比达到了78%,加大了对省属国有企业、拟上市企业的支持。并在政策上加强对秦川机床、陕西建工、陕汽集团等与高校合作共建新型研发平台、探索校(院)企合作新模式的支持。同时,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带成果、带技术、带团队创办领办企业,支持科研人员加快成长为企业家。
为您推荐:

拓展阅读

更多